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繁昌 >正文

繁昌人民护送新四军突围人员渡江北上

2009-10-28 10:05:16

  皖南事变后,白色恐怖下的中共繁昌县委,根据铜繁芜中心县委的部署,立即确定三项任务:(一)收容、护送皖南事变突围人员;(二)迅速恢复、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游击队等地方武装及群众抗日组织;(三)加强锄奸、保卫工作。其中把“收容、护送皖南事变突围人员”作为首要任务。

  1941年1月6日,沿江的日伪军与国民党军队遥相呼应,向我坚持敌后斗争的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扫荡。县委书记罗锋在这次扫荡中牺牲,李铁民奉命接任。仍然把收容、护送突围人员的工作做为首要任务。县委机关迁驻沿江一线的保兴、江坝一带,直接领导收容、护送突围人员过江北上的工作。县委书记李铁民与突围出来的王文石、罗起、陈谷荫及地方干部李镇南、胡克之、王安葆取得联系后,组织他们一道贯彻县委的三项任务,坚持敌前的红花山区和敌后江边一块基地,恢复和保存了磕山、慕英、江坝等及大小洲的党组织。为保证收容、护送工作的安全畅通,各区区委书记兼任抗敌联合会主任,参与收容和锄奸保卫工作。

  为掩护皖南事变历经磨难突围出来的新四军指战员,繁昌人民冒着身家性命的危险,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只要突围人员一到繁昌县境,地下党和人民群众就把他们当作亲人一样,给予热情接待。

  首先将突围人员划得破烂不堪的军服换下,换上事先准备好的老百姓的衣服,隐蔽在人民群众中。

  其次,突围出来的新四军指战员到繁昌后,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立即渡江北上的,他们只能分散隐蔽在群众家。1月18日,新二支队政委黄火星、军部特务团长刘别生、机要股长王是桥、以及张云龙率100多名突围人员,首批经过繁昌。不久,新二支队新3团第2营300余人,在营长巫希权、副营长张玉辉等率领下,突围至繁昌。繁昌人民把他们当作最亲的人,把家里准备过春节的最好食品都拿出来招待新四军。袁大鹏等数十人突围到红花山区后,江边群众得到消息后,赶做了四、五担玉米粑粑送来给他们。戴冲一位大嫂主动承担两位突围负伤人员的护理工作。伤员在她们夫妇的精心护理下,很快痊愈并安全渡江北上。2月27日是春节,200余名突围人员分散隐蔽在大洲的一块玉村到团洲一带群众家里待渡。狡猾的日伪军化装成老百姓,以拜年的形式挨家挨户搜查。由于群众早有掩护措施,敌人一无所获。

  第三是发挥交通员的作用,全力护送突围人员。面对不断恶化的形势,繁昌县委立足坚决完成收容、护送突围人员安全过江的光荣任务,将通往江边沿途一线的群众充分发动组织起来,各处不仅设有递步哨、瞭望哨,还设有交通站,并确定专门负责人。群众以立木杆、点马灯等为信号,示意江北派船接应过江。尽管日军200多艘舰艇、汽艇往来巡江,但只要他们稍有懈怠,掌握敌活动规律的交通员根据递步哨报告,即分析判断,利用空隙迅即安排开船过江。

  自皖南事变发生后的半年时间里,成批、零星或分散的新四军突围人员,经繁昌人民的收容,护送安全渡江北上的人员,共有700余名。其中营级和营级以上的干部有:黄火星、张铚秀、李志高、谢忠良、刘别生、何志远、袁大鹏、张闯初、杨采衡、梁金华、巫希权、张玉辉、彭嘉珠、徐绍荣、刘世湘、蔡园、杨汉林、陈仁洪、马长炎、罗贤涛、胡金魁、李建春、李元、龚杰、陈建华、欧德胜、肖须知、舒文等数十人。为安全顺利收容护送这些经过血与火考验的干部、战士,繁昌的党组织和广大人民历尽艰难险阻。在凶残的敌人鼻子底下,让新四军突围人员,有栖身藏匿,并安全顺利通过繁昌,胜利到达江北。当时的繁昌,成了突围新四军的“生命枢纽”。繁昌人民成功护送700多人过江的事迹,受到重建后新四军的首长陈毅和代政委刘少奇的称赞。(县党史办供稿)

稿件来源: 今日繁昌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