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拓夫:创建敌后党组织
2009-09-03 10:17:21
苏拓夫(1905--1942) 原名苏贯中,出生在安徽省桐城县石溪街,父母早亡,幼时在亲朋资助下读过几年私塾。因目睹旧社会的黑暗,愤愤不平。他发奋读书,又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思想进步很快。1926年秋,他去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7年回桐城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桐城地区早期党组织创建人之一,曾任中共桐城浮山区区委委员,桐城县委宣传部部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在桐城、庐江县做地下工作,发起了高河埠民众“闹米荒”的斗争,遭国民党通缉,先后两次被捕入狱。1933年被派往铜陵县开展工作,任铜陵县委书记,曾发动农民与土豪劣绅斗争,抗租抗息,为发展党组织作出了贡献。后因组织部长叛变,党组织遭破坏,便转至青阳县境内,继续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抗战爆发后,他主动设法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在中共皖南特委领导下,积极从事青阳地方党组织的重建活动。在任中共青阳工委副书记期间,很快开展了青阳地下党工作、统战工作,使青阳的抗日运动出现令人鼓舞的局面。1939年1月被派往新四军军部学习,8月,调任繁昌县委组织部部长,秋,他创建了大小洲游击队(30多人),组建了沿江游击队(20多人)。1940年2月调任泾、旌、太县委书记。皖南事变后,右臂膀受伤致残。1941年7月再次调到繁昌,任繁昌敌后县委书记。他受任于危难之际,在斗争极其尖锐、情况错综复杂的敌后,经常风餐露宿,历经艰险,为恢复和创建敌后党组织及民主政权,作出很大贡献。1942年元月初,他在鸭棚嘴主持会议,突遭敌袭。在危险时刻,他独自一人去给县委其他成员送信,不幸在路上与土顽汪惠泉部遭遇。由于叛徒指认,当场就被捆绑,在他的屁股和大腿上连刺三刀,左耳也被割掉四分之三,四分之一割下挂在耳根上,他浑身是血,令人目不忍视,随即被押往泾县监狱。敌人百般折磨他,但丝毫动摇不了他的共产主义信念。1942年7月11日在南陵县八都何村英勇就义。
(党史办)
稿件来源:
编辑: 繁昌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