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罗汉灯
2016-12-12 08:47:13
我的家乡地处繁昌县城东部,东临漳河,是一个鱼米之乡的圩区。六十多年前漳河两岸,每当农历正月盛行玩罗汉灯,又叫叠罗汉,它是农民运用古老的体育和杂技的形式,进行带有民俗色彩的祈愿活动。相传明末年间,歙县叶村一位名叫惠安的高僧,收留了40个小和尚,每日读书习武,与村民关系十分友善,后因战乱寺庙被毁,大小和尚均被杀戮。村民十分想念惠安在世的盛景,每逢闰年数十名村民涂上脸谱扮作罗汉,互相架叠身上变幻出不同造型,以追祭惠安法师保佑乡民,过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后来这一祈愿活动,从徽州山区流传到江南水乡农村,这也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吧。
1938年恰逢农历闰七月,我们家乡年景不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附近稍大一点的村庄都在1939年初组成了玩罗汉灯的队伍。徐志俊、徐志森、方世珍等人按捺不住激动心情,以徐姓为主串联了4个小村也组成了18人的叠罗汉的队伍,并从南陵奎湖请来名师传授叠罗汉的技艺。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在稻场上排练,经师傅认可在农历正月出灯。
这年的年三十,扮演十八罗汉的人早早吃完年夜饭集中在强村的强永喜家,他家新盖的三间草屋作为十八罗汉的佛堂。正月初一开光,吃住一起直至正月十五送灯后方可回家。他们全部换上新缝制的衣裤和头巾以及鞋袜,腰缠宽长的黄腰带,手持用白麻做成的云帚,脸上用油彩涂成各不相同的戏剧脸谱,显得十分粗犷威猛。至此,他们全部进入“神角”,即十八罗汉的化身。
罗汉灯的叠法,据说也有“罗汉谱”,约有72套和64套,每套都有一个十分形象的名字,通常表演的“双茅柴”、“大金花”、“贡花”、“一支笔”、“海笑”、“拜香火”、“麒麟送子”。最先出场的是“拜香火”,每到一处先叠此套,以童子朝拜,表示吉兆,也是一种礼仪,很受欢迎。其中负重最大的是“双茅柴”,其次是“大金花”、“贡花”,十八个人两套叠完,每套九个人叠在一起,并绕场中央方桌走动二至三圈,最惊险的是“一支笔”和四层头的“海笑”,都是单人站马,上面的人做脱衣伸腿等动作,最后压轴的是“一柱牌坊”,其难度更大,由一个人做中柱再架上四人,左右还挂上一人,要是没有铁板的身材和体力是经受不住的。这一绝技,一般都由身大力不亏的壮年男子才能担任,场上观众无不拍手叫好,燃放鞭炮以示祝贺。每叠一套前后,场上都穿插绕着转圈叫“跑阵”,他们不停地挥动手中的云帚或吹着口哨,一是营造场上气氛,二是叠罗汉前后准备和休整,极似运动项目由激烈到暖和。
罗汉灯的出灯由一对巨大椭圆形的门灯上书“徐氏东海世家”和一对大筛锣在前鸣锣开道,还有唢呐和锣鼓紧随其后,后面是十几面大红绸缎三角旗,迎风招展,浩浩荡荡。当年新四军三支队闻讯后,赶在未正式出灯前,派来几名书法高手,泼墨挥毫在三角旗上书写“抗日救国,保卫家乡!”“驱逐倭寇,保卫家乡!”等标语。军民之间鱼水情深,十分融洽,极大鼓舞了家乡人民抗日必胜的信心。
再后是两名头首,负责出村玩灯联络工作,接受迎灯村庄馈赠礼品。队伍中有唢呐和锣鼓队,以及数十人的保场汉子,任务是保护叠罗汉时的安全。除十八罗汉外一律称之为打散灯,少则64人上路,一路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吹吹打打,浩浩荡荡,看灯的儿童们前呼后拥好不热闹。
叠罗汉的人不仅辛苦劳累,思想还需高度集中,自始至终注意安全以防万一。但也深感快乐,走遍全乡大半个村庄和集镇,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群众热情接待。有时很晚才能回到驻地休息。特别是夜晚这群队伍走在大塘埂上,灯火辉煌,几十盏灯笼上下舞动,照映在平静的水面上,宛如两条长龙在夜空中游动,实为壮观。
徐之先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