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记忆
2011-08-11 11:08:41
记忆中的县城是一个既矮小又破旧的小城。它座落在一个丘陵小盆地中。青山横南廓,溪水傍城走。我上中学时,小城依然如古民谣所说:“四牌楼一盏灯,光照东西南北;三元井两瓮桥,水流春夏秋冬。”可见小城之小。那时候,从东门到西门,竟然不成街道,而是一条窄窄的小巷。绕城走一圈,仅需要十来分钟。在全省众多的县城中,只能列为小县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城市的改革开放全面实施,小城的基本建设全面展开。旧的街道全面拓宽,铺上水泥路面,两旁拆旧建新,新的商厦和楼房不断出现。九十年代后,城区的基本建设进入快车道。纵贯东西南北门的主要街道一次拓宽,加筑人行道。低矮的平房和简陋的小楼,被新的楼宇代替了。东西门之间的迎春路已延伸到西门外的五里墩,两旁分布着商场、超市、银行、宾馆、邮政、电信、剧院等众多的楼房。
新开辟的北门大道是一条宽阔的商业大道,有三华里长,原先是一片高低不平的荒郊,现在街道两旁新建的楼房鳞次栉比。大道北端是芜铜、繁新两公路的交汇处,建有交通大转盘、客运中心、交通大楼、国税大厦、春谷山庄高层公寓,相峙而立。向东至零公里大转盘的长1700米,中间8车道、两旁绿化带及人行道组成的“繁阳大道”已经建成。不久后,两旁将矗立起一系列的市政大厦和商贸、公寓等大楼,将成为全城最宽广最亮丽的大道。
世纪之交动工兴建的金峨桥,是城南峨溪河上最壮阔的大桥,四车道外加人行道,两边是大理石护栏和莲花型的路灯,蔚为壮观。桥南至峨山脚下,新辟金峨南路,农贸市场、商店、酒楼、旅社,以及金桥的几个小区都分布在两边。路南端的县医院新大楼、法院大楼、柯冲广场,都是21世纪之初的新建筑。桥之北有地税、审计、广电、文化中心等大楼,桥之东北有城关一小和古建筑夫子庙,两则有一口长方型的大塘,在蓝天丽日下,岸上花草和楼宇商厦倒映水中,煞是好看,是小城一道标志性的风景。
小城所在的县域不大,在省内是个小县,但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再加上人的勤劳,又遇上改革开放大好天时,小县的经济发展迅猛,自2000年始创财政年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而后便以一年递增一个亿的速度,扶摇直上。尽管2006年初,有7个乡镇划到芜湖市,仅剩下六百多一点平方公里,是全省最小的县了,但它的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达7.1亿,2007年达8.5亿,其经济增长总量,近年来在全省排名都位居前列。
连续而稳定的经济增长,自然会推动县城建设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城南破旧的民宅和一片荒芜的河滩,迅速开发起来,先后建成新世纪花园、爱丁堡别墅区,以及正在兴建的阳光花园小区。老城墙根下的一段峨溪河,也得到了改造,拓宽了河面,清除了淤塞,沿河砌筑了防水墙垛,两岸都开辟了沿河路和休闲公园。每当清晨,小城居民可以在花草相间的公园里晨练。入夜,两岸灯火相辉映,金峨桥、南门桥、步行桥上的莲花路灯倒映河水里,别有一番山城水韵,这是小城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游人和散步的人感到可以在这里诗意地栖居。
华灯初放后,徜徉在繁华的迎春路上,两旁楼宇上的霓虹灯争放异彩,五光十色。商场、超市里,商品齐全,琳琅满目。人行道上的一座座广告灯箱,犹如一座座闪光的里程碑,展示着小城建设的辉煌。
在晴朗的日子里,登上峨山,站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俯瞰小城那纵横交错的街道上,车流穿梭,人群熙攘;城里城外,高楼大厦错落有致。居民小区遍布小城东西南北。建行、工行、农行、文化、广电、宾馆、公安、邮电等大楼,分布其间,格外醒目,给小城平添一份亮色。我环顾四野,只见眼前的一个不大的春谷盆地几乎全被各种大大小小的建筑物覆盖了。这又让我沉思起来。小城是市民百姓的载体,小城是通人性的,也是有记忆、有思想的。小城会记得550年前,县治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建城,是得力于两宋时代这里的柯冲瓷窑,生产出来的大批的影青瓷器,畅销大江南北,带来这方经济的繁荣。没有柯冲窑的经济积累和文化积淀,县城未必落户在丘陵盆地。数百年间,小城一直坚守在柯窑遗址身边,不断地做着传承和探索柯窑文化的文章,终于迎来了1995年中国陶瓷研讨会在繁昌博物馆召开,并有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盛况空前。2001年7月10日,国务院批准“柯冲窑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又是小城的一项殊荣。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小城要发展,必须跳出小盆地,跨过脊岭,在沿江平原上大作文章,大显身手,大展宏图。数年之后,当繁阳南、北两区的建设融汇贯通,连成一片,一座现代化超大型的县城,将以磅礴而恢宏的气势出现在大江之南的繁阳大地上。
稿件来源: 繁昌周刊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