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繁昌长枣
2010-04-29 08:55:45
繁昌栽培枣树,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品种为长枣,又名“灯笼枣”。鲜果(即青坯)水份充足,甘甜鲜美,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P等,是一种上好的水果;以此青坯精工制成蜜枣,呈半透明琥珀色,甜润绵软,口感绝佳,又是很好的“茶食品”,清代曾被作为贡品,故又有“贡枣”之称。1982年,国家林业部所主编的《枣树栽培》一书,将繁昌长枣作列名优品种。
枣树适应能力强,地下水位在10米至10厘米之间,土壤PH值在5.5至8.5之间都能生长。繁昌枣树原有5万株以上,主要分布于横山、马坝、环城、峨桥等地,以横山枣园为最多。1950年前后,仅横山枣园、联合、脊岭,环城戴店,马坝戴冲,峨桥茶亭一带山区有成熟枣树38700株,约2000亩,每年可产青坯3000担,1965年产青坯6680担。横山镇联合楼张村原有一株百年枣树,年产青坯11箩(约1100斤),此树今已不存。马坝乡戴冲前汪村尚明德家有一株百年枣树,主杆围长达1.71米,最高年产青坯330斤,最低年产也有百斤,现古树仍然年产青坯150-200斤。
六十年代中期以后,枣树出现“花而不实”或挂果稀少现象,加上其他多种原因,被大量砍伐,全县枣树锐减。据1981年调查统计,横山、马坝、峨桥等地成熟枣树只有12700株,500亩左右。自1984年起,在市、县有关部门领导关心支持下,林业技术人员张之华、张禄凤(女)深入枣乡,连续3年攻关,终于查明了繁昌长枣“花而不实”的原因,主要是“两虫一病”即枣花厚盲椿、枣丽盲椿和枣树枝枯病,并在反复试验治理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使“花而不实”的难题得到解决,恢复了枣树正常结果能力,促进了繁昌长枣的发展。张之华的《繁昌长枣花而不实原因研究》,经省内外专家鉴定,认为在省内外处于领先水平,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目前,除上述乡镇外,峨山、新港、平铺、新林等乡镇也有成片枣林,全县枣树面积已达3500亩。繁昌蜜枣现已畅销国内各省、市,而且还走出国门,运销东南亚。(汪福绥 张之华)
稿件来源: 《繁昌文史资料》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