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推荐 >正文

安徽省深化长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 一江碧水向东流

2020-06-09 09:34:15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古往今来,八百里皖江两岸一直是旅游胜地,无数文人墨客皆过而留咏。

  水与绿,正是书写这些神来之笔的资源禀赋。

  水韵流芳、船舶如梭、郁郁葱葱……沿江而行,处处是景。

  水清岸绿,既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生态文明保护的成果。近年来,我省深化长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植树造林和改善水生态,挖掘水文化,打造水景观,不断谱写水生态文明的新篇章。

  造林补绿皖江佩戴了“绿项链”

  “看,蝴蝶!”望江县漳湖镇同马大堤上,树林里嬉戏的孩子指着停在树叶上的蝴蝶兴奋地叫着。

  孩子们游玩的这片树林,位于漳湖闸护闸地,与附近的六合村仅一堤之隔。当地新栽植一批柳树,聚木成“绿”,填补了大堤边最后一块“空白”。

  “这里是我们最后消除的一片空白林。”望江长江河道管理局局长胡善民说,“同马大堤望江段已经基本消除了宜林空白段,2.46万亩宜林地段绿化覆盖率达100%,正在建设成集防洪、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绿色生态长廊。”

  天窗林、空白林、稀疏林,都是林业术语,指的是适合种植林木的地区仍存在“绿化空白点”的区域。加快推进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是复绿“最后一公里”的重点难点。

  为何一定要“填满”这些空白?

  “长江边上的林木,具有防风防浪和景观美化等多重功效。”皖河长江河道管理局副局长李华卢说道。他指着同马大堤127+800段的一片防护林说:“你看到的这些林木,以前都是洼地。种上以后就是堤防的屏障、绿色的景观。”

  远远望去,这片防护林犹如“绿色卫兵”守护在江边,绿色的枝叶在江风的吹拂下左右摇曳,仿佛舞动的精灵。

  在哪里种树,种什么树,都要精细考量,须与当地环境协调,与乡村规划一致。

  位于无为市姚沟镇新城行政村文昌自然村的无为大堤内侧护堤地上,栽种的不是长江沿岸常见的杨柳,而是冬青等景观树。

  “如果种传统的杨柳,每到夏季漫天飞舞的杨柳絮会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无为大堤长江河道管理局局长邱金水表示,“我们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沿堤住户聚集地栽植红叶李、冬青等景观树木,获得了群众的理解和认可。”

  美观、完整、和谐,已成为长江河道管理部门植树造林的几大原则。“我们将风景林和速生林结合,将空白段复绿工作融入当地‘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规划,加大景观林建设力度,同时对沿堤缺棵较多的地段适度选择乔、灌木相搭配的绿化带,保证沿堤绿化的美观性和完整性。”省长江河道管理局局长杨月明介绍说,三年来,共完成空白段复绿231处、累计长181.3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08万亩。

  治水防污滨水长廊跃然而出

  家住铜陵市黑砂河生态公园附近的居民,有事无事总喜欢到公园的绿道转转,散步跑步、聊天谈心、骑自行车。河畔绿草如茵的景观带、青翠的芦苇荡,水中郁郁葱葱的生态浮岛,两岸梯级湿地……这里,人与水“亲密接触”,呼吸着来自水边湿润的清新空气。

  但令外地游客难以想象的是,就在几年前,眼前秀美的黑砂河,还是一条遍布垃圾和污水的臭水沟、断头河。

  “这黑砂河,以前老百姓是绕河走,现在是沿河走。”铜陵市水利局局长王友贵介绍,2016年9月,当地启动黑砂河流域水系治理工程,通过清淤、截污等一系列工程措施,黑砂河流域水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水也清了,树也绿了,人也多了,成为集防洪、景观、休闲、人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水生态长廊。

  黑砂河的嬗变,是皖江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在水环境治理中,水污染的原因往往要归结到“岸上”。也就是说,清污只能治标,源头防污才可治本。

  在望江县华阳镇同马大堤阜民圩附近,曾经建有望江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百盛特种板材制造有限公司。由于该工程未履行涉河项目报批手续,且影响同马大堤防洪安全,一直成为监管的重点。

  2018年,当地拆除了该项目所有的违规建筑,释放了长江岸线2000多米,及时种草植树,恢复原有生态。

  为治理长江岸线,各级河道管理部门依法打击河道管理范围内的违法行为。据省长江河道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展长江岸线容貌提升、清障复绿等专项行动,直管堤防排查300多个问题并逐个整改销号,拆除房屋1.04万平方米,清除违法耕种111万平方米。结合打击以非法采砂、非法码头为主要内容的“两非”专项执法行动,对释放出来的岸线及时复绿,河道岸线面貌大为改观,生态环境逐步修复。

  生态改善江边居民“推窗即景”

  水绿交融,带来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母亲河边的居民,满眼江景、推窗即景,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在铜陵市铜官区,说起金港码头当地几乎无人不知。这个位于长江边的码头,常常堆放有矿石粉、石渣,还有大量建筑材料,污染环境。“飞沙走石,灰尘漫天。”铜陵市水利局副局长文建昌回忆起以前的码头皱起了眉头。

  如今,该码头拆除后整体搬离,实现了复绿。周边建设了一座生态休闲公园,有绿道、篮球场等,成为市民休闲游玩好去处。之前用于运输的铁轨也保留了下来,成为一处颇有情调的景观。“家门口能有这么一座公园,带着孩子来散散步,看看江景,幸福感提升了不少。”市民许祥笑着说。

  与金港码头类似,铜陵大通镇附近的灯笼沟码头也因污染环境而拆除。如今这里已成为江边跑步、散步、骑行的风景胜地。新修建的红色步道和人行道,可供人们步行、骑行,不远处就是长江上的江心洲。沿途望去,绵延的国道、红色的步道和绿色的江水浑然一体,宛如一幅水墨画。

  “这里曾经污染严重,码头拆除后生产企业领取补偿后纷纷转产了。有意思的是,有的老板转行去黄山种树了,觉得‘环保是积德的事’”。说起灯笼沟码头的变化,铜陵市水利局河湖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刘庆喜表示。

  长江沿线景观带,已然成为沿江城市打响城市品牌的一处处景点、一张张名片。

  2019年,长江无为大堤还成为无为半程马拉松比赛路线,21公里的全程,大堤路线就有18公里。“伴长江奔跑,看无为速度”是比赛的主题,主办方表示,要让选手边跑边领略无敌滨江风光。

  同样在去年,无为市将无为大堤姚沟至泥汊段规划为乡村宜居示范带,并连续三届在无为大堤泥汊段举办“大堤赏春节”活动。

  水清了、岸绿了、生态更美了,沿江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前几天,我还看到江里有几条江豚,都快游到岸边了,边翻滚边发出‘噗噗’的声音。”望江县华阳镇磨盘村村民郑三贵谈起江豚很是激动,“我在江边住了大半辈子,看到江豚,就想起我小的时候了。”(记者王弘毅王恺)

稿件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 黄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