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繁昌要闻 >正文

师大学子探非遗 助力经典永流传

2024-07-19 11:10:49

  7月16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子来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亲身领略民歌艺术魅力,探寻省级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之路。

微信图片_20240718143436.jpg

  在繁昌区文化馆的民歌培训学校,省级非遗传承人汪邦云和孙柏传正在为慕名而来的师大学子们展示繁昌民歌的唱腔和技巧,并带领同学们学唱经典曲目《打硪号子》、《小星出山一盏灯》。在两位老师逐字逐句的细致讲解下,同学们快速“入门”,不一会儿就把繁昌民歌唱段演绎得有模有样。宛转悠扬的旋律久久回荡,老中青三代传承人、爱好者乐在其中,映射出民歌艺术未来发展的无限希望。

微信图片_20240718143443.jpg

  在繁昌区非遗馆,师大学子们不仅了解到繁昌民歌的前世今生,也惊叹于龙灯朝山、龙舟竞渡的气势恢宏,还有精工细作的青白瓷器、馥郁留香的荻港香菜......无不展现了繁昌区非遗文化的完整谱系。通过为期半天的参观学习,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震撼、收获颇丰。

  近年来,繁昌区坚持守正创新,大力推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活态传承、活态发展。同时,繁昌也期待更多专业人才成为非遗传承的见证者、参与者,让非遗“老树”不断开出时代“新花”。

微信图片_20240718143451.jpg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觉得作为一名师范类的音乐生,学习民歌可以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也能让我们明确自己发展的道路,提升我们对民族音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更加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历。我们也希望在以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来传承这些非遗文化。”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杜慧颖如是说。(全媒体记者 朱晟)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叶宇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