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水绿天更蓝
2015-01-26 08:42:12
“打开门,推开窗,正值人间好风光。抬头望,峨山上,满目翠绿心欢畅。”这是家住繁昌县城阳光花园D区的王思璇小朋友日记中的一段话,说得是繁昌县治理环境污染毅然关停峨山脚下水泥厂后的感受。
与王思璇小朋友一样,几年来,全县上下都切身感受到了生态建设带来的变化:山变绿了,天变蓝了,水变清了,城乡渐渐呈露出原有的勃勃生机。
近年来,繁昌县把生态立县理念贯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全过程,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形成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还债:时代节点必然决策
繁昌是个好地方。这里资源丰富,优质石灰石、铁矿、煤矿遍地都是,“一炮放响满地钱”的民谣唱出了当时资源开采挣钱容易的县情。这里交通便捷,经济活跃,汽车、板车往江边一拉,借助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石灰石、铁矿、煤矿及其水泥立马就能变成成捆的票子,大头流进业主的腰包和财税笼子,小头让运输个体受益。
繁昌也曾受过伤。在发展“五小”经济时代,眼睛向钱看成为潮流,环保的事情只是“八字不见一撇”。大家争先恐后开山放炮,粗放式开采造成环境的破坏,让山清水秀的繁昌变得满目疮痍:绿色在消退,灰尘在漫延,群众怨声载道。
新的时期新的主题。走过盲目发展的黑夜,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曙光。如今,转型发展已成时尚,环境保护成为热词。面对时代的召唤,繁昌上下毅然作出决策:偿还历史的欠债,实打实地投入人力物力,努力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积极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整治:生态建设重拳出击
还债之路始于整治。繁昌县生态建设重拳出击,以节能减排、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控制污染为目标,以大力整治为手段,重点做好关停、修复、治污三篇文章。
关键词之一:关停。
该县把矿山整合关闭作为推动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着力点和重要突破口,制定了非煤矿山整治规范“一矿一策”方案,下大力气做好政策宣传、关停运作、善后处理等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仅2013年全县就成功关闭矿山企业11家,全县矿山由2005年的273家减少到去年底的60家。去年全县减少采矿权13个,其中关闭矿山10家,同时整合5家矿山为2家,减少采矿权3个。该县还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综合整治,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关闭污染企业。去年全县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下达任务。
关键词之二:修复。
该县结合“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积极为废弃矿山修复“创伤”,恢复自然生态环境。按照“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实施”的原则,制定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国土部门牵头、乡镇实施、部门配合”的责任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把采平、简易复绿、专业修复治理与项目开发、土地收储有机结合,实现景观再造、生态修复与土地开发利用有效融合,努力实现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将县城规划区、省道、高速公路沿线等区域的废弃矿区复绿作为重点,县财政投入7700万元设立矿山治理专项经费进行29处废弃矿山治理复绿工作。其中,县政府投入500多万元完成了峨山村采石厂治理复绿项目,并引进国有上市企业广东宏大公司,与该县国源矿业公司共同成立宏大国源资源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负责治理工程的实施管理,探索矿山整治和生态恢复工作的新途径。此举以政府投资撬动民间资金修复生态“创伤”的做法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吸引了市内外多家单位前来学习取经。
关键词之三:治污。
从2013年6月份开始,繁昌县以“美丽繁昌·美好家园”为主题,以控制污染源头、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集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着力解决矿山、码头、工业、城区服务业、道路运输和城乡环境卫生等六个方面环境突出问题,以努力实现“天蓝、地净、水清、山绿”目标。如在工业污染整治方面,该县以水泥、铸造、选矿、化工、钢铁(烧结)企业为重点,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工艺。2013年以来,该县实施省级以上节能项目2个。治理中,全县切割非法改拼装货车近1900台,清运积存垃圾802处4390吨,取缔道路沿线废品回收点、汽车维修点118家,完成道路两侧绿化67公里,建设林带560余亩,取得了初步成效。
环保:唱响发展最强音
该县牢固树立“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围绕“建设生态新繁昌”的目标,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大力培育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并逐步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生态村庄、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农业……都已不再是停留于人们脑中的概念符号,而是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托起全县人民生态崛起的梦想。
生态工业引潮流。繁昌县力促工业产业由资源消耗型向低碳环保、科技效益型转变,鼓励和支持重点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新产品研发的投入力度,积极对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应用带动行业的提档增效。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在重点行业实施循环经济模式和清洁生产,培育发展循环经济园区,逐渐形成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格局。
生态农业显活力。该县着力建立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重点开展无污染、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及资源节约新技术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三品”农业为着眼点,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力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生态林业大推进。该县积极实施森林增长工程,不断推进城市大绿化工作,积极争创省级森林县城和园林县城。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3.9%,绿化率达43.2%,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生态环境有保障。该县创新监管手段,努力实现环境监管向精细化、数字化、科技化转变。去年,该县投资700余万元启动繁昌县环境信息化平台建设,对繁昌县大气环境、水环境数据进行监测、采集、传输、分析及应用,为制定经济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策略提供决策支持。创新联动机制,实现污染惩处向刑事追责突破的转变,让严重环境违法者接受应有的法律惩处。创新激励措施,实现污染治理向积极性、主动性转变。县政府制定了《繁昌县绿色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由县财政安排纳入财政预算的排污费以及通过其他渠道收集的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项资金作为基金来源,发挥基金杠杆作用,引导环保工作不断跃上新的台阶。汤昌根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