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繁昌要闻 >正文

繁昌县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

2014-12-29 09:17:31

  繁昌县近年来紧紧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目前,全县城镇低保对象5174人,月人均补差364.7元;农村低保对象9011人,月人均补差266.8元。今年1至10月份,共支出医疗救助资金530万元,其中直接救助困难群众看病1562人次,支出救助资金448.5万元;用于资助全县城乡低保对象、五保户参保支出81.5万元。救助生活无着落人员683人,支出救助资金44万元。高龄津贴发放5580人次,资金211多万元。

  该县已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为核心,以医疗、住房、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实现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定型化、规范化和体系化。该县将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列入了全县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城乡低保标准采取动态调整机制、应补尽补制度。从2009年12月份开始,在全省县级率先启动了城乡低保一体化工作。自2010年1月份起,城乡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每月220元提高到每月484元。目前,全县已形成了动态物价补贴制度。在物价上涨年份,及时足额发放物价补贴。该县还建立健全低保资金财政专户,低保资金足额列入县、镇财政预算,实行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专项管理。加强档案管理。该县认真执行《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定期对新增和退出低保对象的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同时以村为单位,做好低保边缘户及其它困难户的资料归档。农村五保户集中、分散供养年人均标准分别提高到6390元和3960元。城乡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使城乡困难群众获得稳定的基本生活保障,缓解了生活危机,缩小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城乡社会救助工作进入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制度运行的轨道,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为确保五保老人能安享晚年,繁昌县近年来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加快敬老院建设。截至目前,该县百人以上的敬老院有10所,共有集中供养床位1100多张。该县积极对供养老人实施人文化关怀,强化管理“软件”建设。为了让五保供养老人“老有所乐”,各敬老院设置了专门的书报阅览室,配备了放大镜、老花镜等设备,建设了棋牌室,配置了健身器材,定期组织各类集体活动,如老年歌舞合唱、棋牌、书画比赛等,充分满足老人的兴趣爱好。各敬老院还和乡镇卫生机构联合,建立了医务室,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一些敬老院还与志愿者组织、县级部门建立了定点联系机制,把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引入敬老院,形成了社会各界共建和谐敬老院的工作局面。

  建立普惠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是繁昌县进一步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的又一重要举措。该县规范高龄津贴发放程序,建立健全高龄老人档案和老年人基础数据库,及时将符合条件的高龄老人纳入保障范围,足额落实高龄津贴发放资金,确保高龄津贴及时兑现到位。该县还切实做到思想上重视、感情上贴近、保障上有力、服务上到位,深入实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加大老龄事业经费投入,认真落实老年人各项优待政策,不断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老龄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该县还出台了全县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办法、特殊困难群众帮扶解困实施意见,建立“救急救难”工作发现机制,明确救助对象和救助范围,针对困难家庭遭遇突发性事件,如车祸、灾害、大病等造成临时性困难的进行重点救助。

  全冰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