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繁昌要闻 >正文

繁昌县多措并举推进转型发展

2013-07-08 09:14:29

 繁昌县按照“在转型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加快转型”的工作理念,大力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循环经济,努力转变增长方式,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逐步走向了良性互动的喜人局面,转型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

  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针对县内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综合能耗较高的实际,繁昌县从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出发,大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积极引导资源型企业转产发展。近两年来,该县痛下决心,投入补偿资金几亿元,先后关闭了小水泥厂19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360万吨,关停小矿山100多家,并全面关闭小烧结企业。在对小水泥、小矿山和小烧结企业实施关闭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出台鼓励资源型企业转产发展的优惠政策,对按时关停落后产能的企业,县财政不但给予一定的奖励,还对在县内转产发展的,给予享受比招商引资更加优惠的待遇。通过政策引导,一批此类企业已纷纷向旅游、商贸、物流和现代农业转移。

  关闭不是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繁昌县坚持一手做减量,一手做增量,一方面毫不手软地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加快发展,以节能减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培育主导产业,优化工业结构。在关闭小水泥企业方面,繁昌县根据“上大压小”的原则,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鼓励和扶持大企业建设,推动水泥行业在调整中发展壮大。省“861”重点项目安徽海螺集团在繁昌已建成6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和2条日产1.2万吨生产线。该企业利用国际先进的新型干法生产技术,资源利用率近100%,余热发电项目的实施,可满足企业自身三分之二的用电量。此外,通过内引外联、整合重组,着力加快县内水泥企业发展,相继实施了华杨、龙元等一批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项目。

  为在转型发展中抢占先机,繁昌县积极顺应未来的发展方向,整合自身的优势,启动了芜湖荻港循环产业园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理念,打造以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产业为主导的循环经济再制造产业生态园区,根据多元规范化回收、集中清洁化处理、规模高质化利用的建设思路,构建回收——拆解——加工——制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体系完整、国际一流的国家级生态型循环经济再制造示范区。目前,园区内1.5平方公里起步区的道路、供电、供水、公共配套安置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污水处理厂、港口扩容等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圈区管理”示范区、再制造示范基地、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等项目申报同步启动,一个绿色经济增长极正加速形成。

  在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繁昌县还突出主导产业的壮大和新型产业的培育,增强发展后劲。近年来,该县围绕新型建材、轻纺服装、冶金机械、医药食品等产业,先后建成了同福食品、泽乾服饰、双鹤药业、建华管桩等一批响当当的工业“小巨人”。现代农业凸现蓬勃生机,形成了繁阳经果、平铺养殖、新港水产等特色农业板块。第三产业水平全面提升,繁昌窑遗址文化公园、沿江物流中心、皖江船舶服务区、峨溪河湿地公园、新港明清古街文化旅游等一批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先后规划和启动。“繁昌窑遗址”创建于五代,兴盛于宋代早中期,是一个以烧制青白瓷生活用品为主的民窑,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为进一步挖掘它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今年以来,繁昌县启动了繁昌窑遗址文化公园的建设,先后编制了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展示规划、公园周边建设总体规划,目标是将其建成与皖南黄山、九华山著名风景区接轨的新型文化旅游休闲区,让沉睡千年的“国宝”再次焕发出生机。在促进旅游业发展方面,该县还利用境内马仁奇峰国家森林公园、人字洞史前古人类遗址、板子矶渡江第一船登陆点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业的规划与开发,全县初步形成集观光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农家体验游等为一体的滨江大旅游格局。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的长效机制是繁昌县实施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该县以可持续发展为要求,实施了“美丽繁昌·美好家园”环境整治建设工作,将工业节能降耗纳入重要的指标,以考核作为指挥棒促进节能改造、转型发展。该县还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组,明确各镇、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层层签订节能、环保目标考核责任书,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范围。他们从制度上强化源头治理,严控污染物排放,加大查处力度。对于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坚决做到“三不批”,即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不批、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批、不履行环评手续的不批,严格控制新建高能耗高污染项目。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县规模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汪春水

稿件来源: 繁昌周刊

编辑: 封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