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助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2011-01-24 16:14:24
岁末年首,佳讯频传: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的浙江中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超白特种节能玻璃项目落户繁昌县经济开发区,项目总投资达28.7亿元人民币;县重点工程项目体育中心场馆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成功举办全省“百团千场万人”文化下基层慰问演出;保障性安居工程廉租房建设加紧施工,又有120户居民喜领廉租房房屋钥匙……这是全县上下大力推进“发展要大招商、城市要大建设、项目要大推进”工作取得的新的成果。
图为市县领导为江厦明珠广场奠基培土。杨华 摄 |
近年来,繁昌县坚持“以工强县”不动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综合实力、人均财政收入等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跃马扬鞭,加快发展。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发展要大招商、城市要大建设、项目要大推进”决策,上下响应,积极实施,以“三大”工作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发展要大招商:跨越发展添动力
发展有个时间概念,同时也有个空间概念。从时间和空间方面辩证地看,近一个时期是繁昌发展最快的时期,立足资源、区位等优势,繁昌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新型建材、轻纺服装、冶金机械、医药食品四大传统产业加速发展,初步显现产业集群效应。但同时也显现出部分企业经营较为粗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本运作缺乏后劲、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等不利一面,发展空间受到制约。形势逼人,不进即退,必须拓展发展新空间,借助外力,招商引资,引进新资本、新理念、新产品、新技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经济转型中推动繁昌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发展新跨越。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打造资本投资“洼地”。“招商引资方面的竞争一定程度上说就是优化环境方面的竞争。随着沿海等发达地区产业梯次转移,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政策优惠、区位优越等因素诱惑力越来越小,而设施配套、服务优化等环境诱惑力在不断攀升。”这样的话,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说过,县有关部门、各镇主要负责人也在不同的场合不只一次地说过。由于认识的统一,全县上下劲往一处使,致力于打造资本投资“洼地”。在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全县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建设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软环境,努力形成低门槛、高回报的“洼地”效应。
在软环境建设方面,该县着力在令行禁止、规范行为、快捷方便等方面下功夫。完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制定了行政审批“八公开”、优化环境“六不准”等规定,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服务功能等方面,对环境建设提出了明确规定。以县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推行并联审批、两级代理和“一站式”服务。各部门、各单位将审批职能由多个科室向一个科室集中,成建制进驻中心,形成“一门受理,统一送达”的服务机制,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办结时间缩短到3—5个工作日。
创新招商方式方法,锲而不舍跟踪项目。如果说优越的硬件环境可以吸引客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带有真挚情感的优质服务等软环境会最终留住客商。繁昌县树立新的招商理念,在采取原有小分队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拓宽招商手段,采取友情招商、乡情招商、个人魅力招商等新的招商手段,以服务真诚、敬业工作来打动客商,对主要产业、重点项目、重要客商都确定专人跟踪联系,对项目跟踪锲而不舍。
严格把关科学筛选,提升招商引资质量。随着招商引资实践的深入,繁昌县已彻底扬弃“拾到篮里就是菜”的做法,充分考虑当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深入分析国内、省内市场需求,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从盲目招商、粗放招商转变为理性招商、选择招商,实现由过去只注重“量”到现在更注重“质”的转变,提高了项目建设质量。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投资项目坚决说“不”。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努力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环保型新项目。招商选资显成效。2010年,该县相继引进了中国兵器工业东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海太注塑机等16个装备制造项目,引进中强光伏玻璃、神剑股份等26个新材料项目。
通过近年的不懈努力,该县“大招商”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除了新兴产业同福食品外,落户该县的还有10余家上市公司,其中就有全球最大的品牌运动鞋制造商台湾宝成集团、亚洲最大的水泥制造企业海螺集团、全国最大的输液生产企业双鹤药业。仅2010年,该县共签约项目34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6个,实际利用内资145亿元、外资7707万美元,分别增长66.8%和60.9%。
城市要大建设:跨越发展拓平台
“城市建设不仅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而且能拓展发展平台,在吸纳就业、发展三产等领域发挥更大效应。为此,县委、县政府提出‘城市要大建设’这一工作任务,这不仅是非常及时的,而且是很有必要的。”县重点局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为完成这项任务,该县全力以赴,发扬“5+2”、“黑+白”的精神,以更高的品位、更快的速度推进城市大建设工作。
高起点定位,城市规划挥写“大手笔”。该县按照“全域繁昌”理念,围绕城乡建设、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完善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着力打造长江中下游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行区、具有山水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在发展重点上,围绕城市发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目标,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步推进,重点加快城区“北进东扩”步伐,拉开框架,完善功能。在规划设计上,逐步完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对每项工程都要坚持高标准、高品位,不留遗憾,多留精品。在特色打造上,重点做好山水文章,打造“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生态宜居城市。
高标准建设,城市功能瞄准“好而全”。该县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开展城市大建设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8.3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7.6平方公里扩大到11平方公里。突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繁阳大道两侧开发工程、零公里至高速入口段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三大工程”和政务中心、体育中心场馆、污水处理厂“三大项目”建设。同时,全面实施其它项目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承载功能。2010年全县共实施74项大建设任务,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8亿元。
以路网建设为支撑,扩展城市空间。重点加快实施道路桥梁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城区主要道路通行能力。在2010年的市政建设中,建成“5路1桥”,新建11条市政路桥项目,总里程约18公里。目前,东西双向六车道的迎春东路及中桥,南北双向四车道的南纬二路、南纬三路、中纬三路、纬六路全线贯通,与县城南新路、迎春路、安定路、南纬五路、芜繁路、春谷商市路相接,构建起“北进东扩”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道路框架网。经八、纬二、纬三路延伸、新站路延伸、纬六路延伸等新建路桥项目加快推进。
以“山”和“水”为依托,擦亮城市名片。建设立足高标准,实施亮化、美化工程,提升城市品位,不断丰富“山水城市”新的内涵。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一次性投资5000万元,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就建起了日处理污水1.5万吨的县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南区),成功迈出向污水宣战第一步。2010年新建4座城市公园及沿峨溪、安定河系列景观工程。目前,占地近11万㎡的体育中心广场、总面积约16万m2的安定河公园等一批标志性景观工程建设进入倒计时。建成后,广场、公园呈开放视线,交相辉映,城市体育休闲功能逐步完善。继续加大园林绿化工作力度,围绕绿、水、园三大重点,通过点、线、面合理布局,构筑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网络,打造“城在水中、人在绿中”的新景观。
以民生工程为重点,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公共和保障性住房建设,2010年新续建安置房8处157幢6084套61.96万㎡(含廉租房3处456套2.26万㎡),人居环境继续改善,发展品位不断提升。目前,已开工的8处91幢2699套25.44万㎡安置(廉租)房,正围绕年前交付的目标收尾冲刺。以迎春东路为轴,城关一小、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全面铺开,正有序推进,开工面积达5万㎡,预计今年上半年大部分项目可竣工交付使用,县城配套功能将会进一步完善。
项目要大推进:跨越发展强抓手
没有项目,就没有抓手,有了抓手,才有奔头。在明确了“项目要大推进”任务后,项目建设就被该县提上了“生命线”的高度。项目建设已经成为实现全县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助推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大手笔谋划项目。科学编制规划,拓展项目谋划思路,把项目谋划与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招商引资结合起来,与加快企业重组、促进产业升级结合起来,与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结合起来,确保项目建设的有效续接和结构优化。围绕“三农”、结构调整、自主创新、生态建设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积极编制储备项目,充实和优化项目库。强化考核激励措施,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年初,该县就在深入研究基础上进行谋划,用足、用好、用活国家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找准突破口,把握对接点,提前做好工业、基础设施、民生等项目论证、储备和上报工作,精心筛选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业链长、生成速度快、带动效益显著的大项目,努力提高项目成熟度。
大力度建设项目。近年来,该县牢固树立“快鱼吃慢鱼”的现代经济理念,集中优势资源和干部力量,快速推进了一批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大干快上建成竣工了一批重大项目。2010年,全县在建亿元以上项目25个,完成投资47.4亿元。芜湖海螺三期工程开始设备安装,核电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核电发展规划,富鑫特钢二期、建华管桩三期等项目加快建设,美佳新材料一期、福潮新型建材等项目建成投产。新批国债项目30个,争取各项补助资金4.17亿元。
该县建立健全县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定期召开项目推进协调会,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施工、早见效。县工业园区专门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从项目立项、审批、实施到竣工投产的全程式服务。对新开工的项目具体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顺排工序,倒排工期,加强项目跟踪协调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在融资、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
大投入服务项目。好环境引来“金凤凰”,好服务催生大发展。该县推行“投资零忧患、服务零缺陷、入驻零烦恼”的服务承诺,对企业实行“保姆式”全程服务。
“建设初期,园区帮助我们协调供电、供水、供气,并协助我们办理了土地、工商、税务等相关手续,大大加快了我们的建设进度。”繁昌经济开发区一位新入园企业负责人对园区的贴心服务大为赞赏。像这样的称赞声,记者在采访时经常听见。
该县创新服务方式,开展“五送”活动。2009年以来,该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送信心、送服务、送政策、送信息、送资金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五送”活动。“五送”活动推行“一线工作法”,联系人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积极研究应对措施,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五送”活动还集中精力解决了企业在征地拆迁、土地使用、资金扶助、政策配套等方面的问题。海螺水泥是该县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之一,联系该项目的县领导多次上门服务,并建立海螺项目每周例会制,项目因此加快推进。项目全部建成后,海螺熟料总产能将突破1500万吨,年余热发电量将增加到6亿千瓦时,繁昌县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单地水泥熟料生产基地。(汤昌根)
稿件来源: 繁昌周刊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