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春谷新语 >正文

禁止电动自行车“上楼”,要人防也需技防

2021-09-22 10:29:17

  据@北京消防消息,9月20日3时21分,北京市119指挥中心接到通州区玉桥街道幸福艺居小区6号楼4单元3层户内起火的报警。接警后,119指挥中心立即调集力量前往处置。火灾扑救过程中,共在楼内营救疏散出10余名群众。

  火灾造成5人死亡。经初步调查,火灾系3层租户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带入户内充电,充电过程中电池发生爆炸起火,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8月1日,由应急管理部制定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包括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在内的七种消防违规行为,最高将面临1万元的处罚。《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施行后,经过广泛宣传很多群众也知道电动自行车“上楼”的危害,不少群众也积极响应。

  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巨大,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电动两轮、三轮自行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亿,并且还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这么大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涉及到的人数众多,就算有1%的车主不听劝阻,仍然坚持让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这也是个不小的安全隐患。

  事实上,也确是如此。新规实施当天,北京、广西、新疆等多地在当天开出电动自行车“上楼”首张罚单。8月1日以后,全国多地发生了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引发火灾事故,包括北京通州区发生的这次致5人死亡的火灾。

  这并不是说相关执法部门工作不到位,实际上,相关执法部门一直在采取宣传、疏导和处罚相结合的方式,阻止居民区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行为的发生。但是对于分布广泛,数量庞大的电动自行车用户群体来说,单纯依靠执法,难以有效进行管理。

  对于人命关天的事情,请不要寄希望于老百姓自觉,在做好宣传教育的前提下,禁止电动自行车“上楼”,要人防也需技防。

  物业管理部门作为和小区居民接触最多、距离最近的部门,需要承担起日常宣传教育、劝导,发现违规充电行为,要及时阻止。

  为了不让电动自行车“上楼”,北京市西城区、贵阳市乌当区、青岛市市北区等地已经在一些条件成熟的社区采用技防的方式,加装了电动车楼宇阻入系统,一旦有车进入电梯,系统会第一时间识别,发出报警提示。前不久,江门市新会区成为广东省首个明确将加装电动车禁入电梯车阻系统纳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支付范围的地方。据青岛市普吉新区物业管理人员说,自从电动车楼宇阻入系统运行后,推电动自行车进高层居民楼的事情,从每天170多起,下降到个位数。电动车楼宇阻入系统在条件成熟的小区值得推广。(周平)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徐竹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