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春谷新语 >正文

中小学生禁带手机入校园,配套措施少不了

2021-02-03 08:53:00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教育部就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单独下发通知,可见这件事情已经到了非管理不可的地步。

  关于手机,对于老师和学生家长来说,可以说是又爱又恨。爱的是通过手机可以接触到大量信息,一些软件对学生学习也是有帮助的。恨的是很多学生接触了手机无法自制,沉迷游戏,将学习的功能抛之脑后。有一句戏言,“学霸和学渣之间的差别仅仅就是一部智能手机。”

  2020年12月1日,一段“云南省蒙自市鸣鹫镇中学3名学生被老师勒令自行砸手机”的视频引发热议。当晚,蒙自市教育体育局对该教师进行停课调查。

  2020年5月30日,河南商丘虞城县某初中老师当着全体师生的面在校园广场上公开砸手机,称已经通知家长一天时间无人认领,现在进行销毁,说罢一老师就用锥子将两部手机反复锤砸销毁。事后,经了解,这次砸的是老师的旧手机,以此来吓唬学生不要带手机入校。

  这两件事,表明了学校老师对学生用手机的鲜明的反对态度,特别是河南这位老师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教育部发布的通知,给了老师和学校管理学生手机的底气。但是对于如何实施好,不是一个“禁”字就可以解决,也需要家校双方共同协作,

  手机不入校,沟通不能中断。手机作为有效地沟通方式,对于部分学生和家长来说可能是“刚需”。通知中指出“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一个班主任,管理好几十学生,还要备课上课,仅仅靠班主任沟通热线,恐怕难以满足。在手机早就普及的今天,公共电话差不多成了文物一样的存在,面对教育部的通知要求,可能需要相关部门测算下,是否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校内公共电话。

  手机不入校,作业回归传统。现在很多工作都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来完成,不少老师也习惯于在手机上发通知,查作业,特别是疫情之下,不少作业都是通过手机“不见面”完成。老师也要做出相应改变,回归传统,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手机不入校,家长需要支持。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各项工作需要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无论是公共电话,还是班主任沟通热线,都不可能像智能手机那样可以随时沟通联系。对于家长来说,就要克服沟通上的障碍。手机不带入学校,家长在家也要做好督促管理工作,要让学生在家也尽量少接触智能手机,不能让学生将在学校无法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在家全部补回来,如果那样的话,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教育部通知下发后,“带手机”还是“禁带手机”已经不是一个争论的话题,而是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将中小学生禁带手机入校园这事落实好,不能半途而废,最后不了了之。樊阳


稿件来源: 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