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传真 >正文

心光灿烂一纤夫

2016-08-01 08:36:24

  赴京参加全国盲人百科知识竞赛,为安徽省捧回三等奖的奖牌。消息一经新闻媒体报道,迅速在小城传开,每每与丈夫走在大街上,或漫步在公园里,都能时不时听到一些认识的人的啧啧赞许。

  “吴亚平,你为我们繁昌,为我们安徽争了光。”

  “哎呀,你真了不起、了不起、不容易、不容易。”回想一路走来的人生足迹,我知道,这是我人生中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亮点。这个亮点汇聚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汇聚了各级领导尤其是残联领导的关心,汇聚了家人的艰辛,汇聚了助残人的汗水。借此机会,我向所有关心、帮助过盲人的好人们,说声谢谢!

  我是一位后盲者,静居在皖南山区一个叫繁昌的小城,盲残历史已有八年。五十四岁那年的七月,突然视神经病变,三、四天之内,跳水般跌入黑暗。黑暗引发的绝望,使我想到了悬梁,想到了出家。整日整夜寝食难安,痛苦至极,难以言表。我千万次地问自己,我该怎么办?丈夫一遍又一遍安慰我,“我是你的眼”“我是你的拐杖”。丈夫放弃了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护携着我南下北上,四处求医问药。女儿在京城托熟人找关系,求名医寻良方。所有的努力,没有带来一丝转机。

  屋漏偏遭连阴雨,丈夫中断治疗的后果,带来的是可怕的尿毒症,危险得差点走了人。经过住院治疗,现全靠每星期三次血液透析维持生命。

  在那些丈夫住院,我出院,丈夫出院,我住院的日子里,我反复思考着同一个问题:是在黑暗中沉沦,还是在困境中重生,超越自我。坚强地站起来,走出去。在身处险境的丈夫和孝心如山的女儿、女婿的耐心帮助下,最终我选择了后者。

  我迈出的第一步是上老年大学。起初的送接,丈夫不厌其烦,后来班长徐慧林、许光明和同学施梅芳、王秋红等主动请缨接了茬。

  举步之初,不知就里踏进了二胡班。两堂课下来,极度的不适应,艰难得让我简直坚持不下去。明眼时的一切生活、学习习惯被彻底翻了个底朝天。原先一切用眼看完成的事,现要用耳听手摸来完成,要用无光的思维去适应新的生活。举手投足到处碰壁的艰难,像一口大锅扣在头上,像一方石磨压在身上。担任二胡老师的老同学佘之斌得知情况,及时伸出友情之手,主动义务每周二上门近距离给我上小课。缓解我的心里压力,帮助我适应重新开始的生活。鉴于二胡难学,他建议我在不放弃二胡的同时,尝试学学钢琴。于是我又不知就里踏进了老年大学电子钢琴班。殊不知对于我这位零基础且具致命缺陷的盲人来说,学习任何乐器都要面临同样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看不见乐谱,升F降B,五线四间,一个个“小蝌蚪”不知道怎样排列,手拿着谱本,看不到页码,找不到曲谱,即使在同学的帮助下翻到了页面,也无法触碰到谱上的音符,看不见老师的示范,摸不准音键,用听的方法强记硬背老师所教内容,尽管全神贯注,紧张得汗流浃背,一堂课下来也掌握不了多少。

  老年大学的教学是大部队行军制,“车轮滚滚、一直向前”,不可能因为我的跟不上而整体放慢教学进度。我尝试过多种方法,练习巩固,经常为一支曲子搞得腰酸背痛,经常被一首曲子搞到三更半夜,但始终不得要领,无奈之下,我向文化馆馆长鲍莉莉打了一个求援电话。馆长得知我的苦衷和难处,第二天就亲自带着馆里的老师送来了电子钢琴,安排了一位90后的专业老师鲁亚琼与我进行教学对接。从那以后,鲁老师义务包揽了每星期一次既接又送我到文化馆上课的差事,还时不时上门给我上小课,为我量身定制了一套教学方法。先一句一句教会我唱熟右手旋律,再一句一句教会我唱熟左手和弦,接着一小节一小节讲解时值,讲解弹奏方法;她用手抓着我的手摸准音键,我抓着她的手找寻触碰琴键的感觉,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教我练习。她教导我既要背右手旋律又要背左手和弦;既要背音位,又要背时值;既要背右手指法,又要背左手指法;既要注意双手手型,又要注意每个手指的力度控制。所有的上课内容必须要靠耳听心记来完成。从这以后,我结合老年大学课程,严格按照鲁老师的学琴方法,用心用脑、强记硬背、不分白天黑夜练习,完成每一首曲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之后,2014年9月28日,鲍馆长为了鼓励我,狠狠地“抽了我一鞭子”,安排我参加了周末大舞台首场演出,弹奏了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轰动不小,县市电视台相继作了报道。2015年,繁昌首届春晚,馆长又安排我和我的老师同台合作一首《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以钢琴伴奏的身份出现在舞台上。乐曲终了,在如雷的掌声中,我与老师相拥相抱,激动得热泪盈眶。兼任主持的老师,哽咽着向全场观众简短介绍了我的学琴艰辛,同时,我用一束鲜花向文化馆表达了对国家文化免费开放政策的感谢。

  鲍馆长安排的二次“小试牛刀“,对我的角色转换起了决定性作用,让我从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重新回到了人们面前,溶入了正常人的社会生活。

  如今,我可以自豪地告诉世人,我是繁昌文化志愿者队伍中的唯一一位盲残志愿者。

  2014年5月的一个上午,我意外地接到了一个电话,当时正处在练琴中的我,听到家中的电话铃响,我摸索着拿起话筒。电话那头传来了图书馆馆长管霞久违的声音“您好,亚平大姐,我是……我刚刚得知你的情况……你以前是我们的忠实读者,以后你仍然是……我馆新馆已经为盲人读者开设了爱心阅览室,开通了爱心接送车,明天……”

  放下电话,我激动良久,迅速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家人。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在丈夫的搀扶下,坐上爱心接送车来到了图书馆新馆盲人阅览室。我闻着熟悉的书香,摸着陌生的盲文、强烈的阅读欲,让我的脸上现出一副无可奈何的窘像。馆里首先帮我解决了阅读问题,针对我不会盲文、又看不了书的情况,确定专人帮助我查找我想借阅的书籍,并在网络上找出有声版的电子书,供我在听书机上听书阅览。管霞馆长知道我心中还有一个梦,想重返文坛,写诗发文章,就安排俞柒副馆长等专业技术人员教我学习电脑和使用读屏软件。

  在刚开始,依赖老师的阶段和后来老师指导的阶段,我深切地体会到,盲人接受新知识和接受新事物的艰难,比常人困难百倍。看不见摸不着的电脑图标,鼠标点击图标的不可能,听不懂的语音指令,像一堵墙一样矗立在我的眼前,我急,老师急,丈夫也急。俗话说,急中能生智,在又一个睡不着的夜晚,我想到了与盲人交朋友,在盲人古雪阳、李秋季等电脑高手的点拨下,我终于找到了学习电脑的路径和方法,白天带着问题到图书馆请教老师,晚上,不知疲倦地一遍又一遍反复听读屏软件使用讲课,一遍又一遍敲击键盘,触摸练习,经常是不知不觉听课到深夜练习到深夜、触摸到深夜。在学习电脑使用的日子里,我真的显现出了不计成本、只图回报的劲儿。电脑用坏了,换!听书机坏了,买!

  工夫不负有心人,在苦战数月之后,二0一五年初,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作《阳光落叶》被群文杂志刊登,接着又有《放飞哆唻咪》《热爱生命、相信未来》相继在县市级的报刊杂志上发表。《热爱生命、相信未来》还几次随着我登上舞台进行配乐朗诵,这些诗作让我找回了自信,找准了走出黑暗大门的方位。

  二0一五年初秋,我报名参加了全国盲人百科知识竞赛的县级选拔赛和省级选拔赛,我之所以报名,为的是在更高层面上检验自己的知识自信、能力自信。我把参加竞赛当做知识再充电,听力、触摸能力再训练。

  备战竞赛,不亚于备战高考。一千多道竞赛题,仅浏听一遍就要近乎三天时间,其中七百多道题是文本需要转换成语音,还有一些时政题,是活的部分,需要上网搜寻自己准备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图书馆周雪琪、许梦夏等老师们花了六天时间,将文本题朗读、录音再编辑成语音文件,供我在听书机上反复听记。我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用心用脑,将一千多道题干题,进行了梳理、细化。一遍又一遍地默诵默记每道题的重点词句。对难记的年代、地名、外国人名、纵向横向对比着记,汉字、外文联想着记,有上百道题,为了帮助记忆,在题目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知识拓展,像古曲《阳春白雪》、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等。有些地理题干题,为了弄清方位、时区、航海家航海路线等,特地买来桌面大的世界地图,认真进行了触摸记忆。

  在备赛的几个月里,虽然感到有压力,但也感到有动力。我像一介纤夫,学出了超越,学出了残疾人的自尊自强自信,从县级初赛到省级选拔赛,走向全国复赛,最终登上决赛领奖台。

  闻着书香,听着故事,弹着心爱的电子钢琴,拉着“讨厌”的二胡,和着老年大学之歌的交响,享受着网络世界的丰富资源。这就是我——一介纤夫心光灿烂的世界。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